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今日两大活动点亮申城养老新生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和融合带动作用,国务院、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委先后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
上海也积极出台“健康服务业50条”鼓励形成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社会办医品牌,推动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作为新事物,“互联网 医疗健康”,参与主体多、涉及领域广,安全级别高,也迫切需要技术突破,信息互联互通,各方加强协同配合,引导各方有序参与,维护、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于物联网技术和医疗健康的融合,将有力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12月12日,两大与健康相关的主题活动分别在上海热力启动,为严冬送来暖意,为智慧健康养老带来新的亮光。
01
“人工智能 ● 医疗健康新突破”
智慧健康&养老高峰论坛开启
由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健康物联网产业分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上海分会承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指导的“人工智能 ● 医疗健康新突破”智慧健康&养老高峰论坛今日召开。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邀请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社会管理和养老服务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分享经验,碰撞智慧,解析现状,展望未来。上海市经信委、民政局、卫计委有关领导分别为论坛致辞。
(上海市经信委肖健先生、市民政局葛健、市卫计委李水静女士致辞)
论坛主题分享部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宁光先生介绍了《糖尿病防治现状和策略性思考》;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沈路一女士分享了《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宁光先生分享)
长宁区民政局局长章维女士则从长宁经验出发,分享如何“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建设 打造“幸福养老”高地”。她介绍说,长宁区目前共有养老机构45家,床位6150张,占户籍老年人口的3%,老年人床位拥有率位居上海市中心城区首位。
(章维女士分享)
长宁区精准服务,形成了完备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其中,打造了1个大数据库、3个公共平台、6个功能系统、6个辅助系统的“1+3+6+6”长宁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打造敬老卡服务联盟;建立了全区统一的养老服务呼叫中心;打造养老顾问便民服务体系,推出覆盖全区老人的公共政策服务包和私属养老服务包;为500户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康养宝”6件套健康大礼包;
长年区还整合资源,通过智慧医疗助推医养深度融合。全区建成了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远程医疗协同服务平台、家庭医生工作服务平台、“医健通”等为一体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出了“信我——健康长宁”APP服务于终端;推出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三站一体”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5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置“康养驿站”。
长宁区倡导以人为本,智慧社区优化老年宜居环境。目前,长宁区以整合共享公共服务资源为主线,“一云多屏”为服务模式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基本建成。云数据中心已汇聚区内11个部门40类公共服务数据。未来,智慧健康养老前景可期,长宁将重点推进:1、加强智能健康养老产品研发;2、加快智慧医疗发展;3、大力推动智慧养老发展;4、加快智慧社区建设;5、推动“互联网+健康养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02
第八届上海国际健康产业品牌博览会
暨长三角健康产业博览会开幕
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的第八届上海国际健康产业品牌博览会(CIHE)暨长三角健康产业博览会今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博览会开幕式)
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在此次博览会上正式宣告成立。此联盟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健康产业龙头社会团体的安徽省健康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浙江省健康服务业促进会、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江苏省医健产业联盟共同发起。合作各方将按照“聚合长三角地区健康产业链相关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等,打造全国一流的完整产业链条,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愿景,围绕长三角地区健康产业发展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共同筹建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在涉及健康产业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协调、支持联盟成员的各项活动及业务。
本届博览会为期3天,展品范围涵盖保健用品、健康食品、医疗服务、运动健身、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旅游展区、健康文化转播等。感兴趣的朋友还可在13、14两日前往龙阳路2345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观。
(参展企业)
- End -
/ 精彩阅读 /
▶不限国籍,房子免费送!日本"白送房"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拉锯战